第137章 临终嘱托-《紫微煞》


    第(2/3)页

    柴宗诲却摇头道:“不必了。柴某这些日子苟延残喘,并非爱惜这条残命,只是放不下一件大事。小兄弟若能为我办到,便是柴某的再生恩人,九泉之下柴某也将感念涕零!”

    刘皓南听他如此说,便知事关重大,忙道:“你不要这么说!有什么事我能为你做的,你说出来便是!”他一向是吃软不吃硬的脾气,最是经不住旁人的好言相求。再者柴宗诲的年纪比自己大得多,他如此低声下气地恳求自己,定是对他而言极为重要之事。

    他心中虽这么想,却没有说出来,只是暗自下了决心,就算是再繁琐艰难之事,自己也会尽力替他完成。

    柴宗诲轻声一叹,缓缓说起了自己的身世:“柴某本是大周朝皇室后人,睿武孝文皇帝的第二子,赵匡胤夺我大周天下的那一年,我年方十岁……”

    那是在三十年前,周世宗柴荣,也即睿武孝文皇帝病死在陈桥驿,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发动兵变,以赵宋取代了柴周。柴宗诲为躲避迫害,在几个忠心侍卫的保护下连夜逃走,流落异域,吃尽苦头,多年后终于在大光明教做到了净气尊者的位置。他恨透了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二人,这才想尽办法撺掇明尊入侵河东,进而南下中原,威逼宋室。可惜谋划不周,反被明尊利用,最终功归一篑,自己也落得个众叛亲离、武功尽废的凄惨下场……

    说到这里,柴宗诲叹道:“那日在黑松林中,大光明教一溃千里,幸而还有几个净气部的忠心下属找到了我。我们本打算重回太行山,再图后事,半路上却被石逸所截,拼死护卫我的属下也都被他杀死……我当时痛入肺腑、万念俱灰,只想一死了之,可是想想太行十八隘的兄弟,终觉放心不下……他们都是跟随我多年的生死兄弟,一心要随我光复周室,我若一死,太行十八隘群龙无首,不战自乱,到头来终将被宋室朝廷围剿,死无葬身之地!”

    刘皓南听到此处也觉吃惊,河东盗匪猖獗,向有“五寨七山太行十八隘”之说,各自占据山头,与宋朝为敌,想不到太行十八隘的盗匪竟都听命于柴宗诲。

    柴宗诲从手上取下一枚绿玉指环,交到刘皓南手里,郑重说道:“小兄弟,我知道你素有雄心壮志,非是久居人下之辈,再加上石逸对你百般猜忌利用,这渡天寨你迟早会呆不下去,不若早做准备,另图一展抱负之地。”

    “这是我柴氏皇族号令太行群雄的信物,我今日交付与你,日后他们见了你,便知你是他们新的主人。太行十八隘虽是些草莽流寇,但也都是铁血铮铮、不畏生死的汉子,盼你带着他们在河东闯出一番天地,不要各自为战,互相攻伐,白白洒尽了这一腔男儿热血!”

    柴宗诲说这话时,眼中光芒闪烁,他早知刘皓南绝非良善自守之辈,自己这些兄弟跟了他,少不得要喋血江湖,死战沙场,不得善终。但是身为草莽之人、屠狗之辈,谁不想仗义横行,建功立业,就算是拼了一死,也要在江湖上留下自己的传说。唯有如此,才算死得其所,不枉此生!

    刘皓南万万没有想到,柴宗诲托付自己的竟是此事,不由得怔住。他思虑半晌,没去接那指环,却道:“如果我要带他们推翻宋室,最终却是为了光复北汉,你还肯让他们为我用命么?”

    柴宗诲闻言一震,深深凝望着他道:“小兄弟襟怀坦荡,柴某佩服!我命在顷刻,你本可先答应帮我复国,待到事成之后,再翻转旗帜,光复北汉,到那时谁又能奈何得了你?但你事先告知于我,足见你胸怀磊落,不是阴险诡诈之辈,把太行十八隘的兄弟交给你,我可以放心了!”

    “好!倘若我真能推翻宋室,定会为周氏皇族重修陵墓,彰显帝号,令周氏子孙永享皇室尊荣!”刘皓南当即慨然立誓,如若真能凭借太行十八隘的力量光复北汉,那么柴宗诲便是开国首功,当然有资格享有这份荣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