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二废太子-《四爷,宫斗嘛!》
第(2/3)页
曹寅将陈天立自杀一事密奏皇上后,皇上朱批道:“众论瞒不得,京中亦纷纷议论,以为笑谭。审事也不是这样审的理,但江南合省都甚没趣了,想必满洲恨不得离开这差才好。”于是密令安徽巡抚梁世勋暗中调查陈天立的死因。几天后,安徽巡抚梁世勋汇报说,江南刑狱官员,上自某司,下至州县提点刑狱,均为噶礼亲信,封锁消息密不透风,证人陈天立之死因难以查明。言下已经暗示噶礼与证人之死脱不了干系。
不久,张鹏翩、赫寿二次审案的结果就出来了:科场一案,副主考官赵晋,同考官王曰俞、方名及所取士子吴泌、程光奎交通关节,黄缘贿卖,应按科场舞弊律论罪;张伯行生性多疑,随便“诬告”噶礼,造成江南人心浮动,应当撤职,拟徒准赎;噶礼与张伯行“互参”,有失体统,应降一级留任。
这个调查结果与皇上之前的基调完全一致,除了对张伯行稍微严厉了些,其余的处理差不多正是皇上想要的。
然而,就在他要下令结案的时候,突然出了一点意外。皇上到后宫去给皇太后问安时,刚好遇到了他的乳母,也就是噶礼的亲生母亲。
从曹李两家把控江南三大织造和盐政几十年,以及噶礼贪污怎么都告不倒可以看得出来,皇上对自己的几位奶娘家是加恩了又加恩,放纵了又放纵。见奶娘在皇太后这里,皇上自然要和奶娘说几句,说着说着就一时感慨,询问噶礼到底与张伯行有何个人私怨。
这原本是皇上加恩给噶礼,要奶娘在皇上面前给噶礼说说好话,说不一定连之前的降职都不用。却不料奶娘深明大义,不但揭发了噶礼贪污受贿的行为,还主动替张伯行辩护。奶娘的态度对皇上的态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后来很是动容地说:“其(噶礼)母尚耻其行,其罪不容诛矣。”
此时,曹寅的密奏再次送到,说“此案亦有未妥,人心不能悦服”,张鹏翩如此潦草了局,在江南声名大损,人人说其糊涂拘私,而其人竟然不等案情了结,便已经动身前往福建,导致扬州民心不定,议论纷纷。
皇上感到如果按照二审的结论结案,尤其是只处置清名在外的张伯行,而放任胡作非为的噶礼,实在难以向江南民众交代,于是下诏斥责张鹏翩等人“掩饰和解,瞻询定议”,下令撤换张鹏翩、赫寿,而改派户部尚书穆和伦、工部尚书张廷枢前往江南,令其务必严加审明。
到了这个时候,前往江南的钦差要调查的重点已经不是科场案,而是督抚互参案。皇上的本意,只要保全张伯行,大致处罚一下噶礼,令江南人心稳定下来就了事了。
然而,穆和伦、张廷枢却没有弄清“圣意”,也不愿意得罪噶礼和两位前任钦差。二人一到江南,不但不立即问案,还立即派人前去找张伯行说和,以噶礼“党众”为由,劝他向噶礼低头。但张伯行却依旧坚持己见,给了两位新钦差一个大钉子。
两位新钦差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大做表面文章—连十几天,轮流提审科场案的人犯,煞是热闹,大有要明察秋毫、伸张正义之意。
这样的姿态自然是和皇上的意图相违背的,皇上虽然没有立马撤换这两人,但还是让人又在暗中调查此事,结果竟然发现了其中有太子胤礽的痕迹。此时皇上对太子胤礽那是本能防备,想到自己在警告过他后,胤礽仍然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将插手了这事,这让皇上毛骨悚然起来。
再加上太子胤礽复立后,搞出来的那些事情,比如户部尚书沈天生等串通户部员外郎伊尔赛等包揽湖滩河朔事例额外多索银两一案,皇帝与储君之间的矛盾,终于又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皇上决定再废皇太子,在九月三十日,皇上巡视塞外回京当天,即向诸人宣布:“皇太子胤礽自从复立以来,以前的狂妄还未消除,以至于大失人心,祖宗的基业断不可托付给他。朕已经奏报给了皇太后,现在要将胤礽拘执看守。”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帝将废皇太子事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