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 面目全非的婆罗门教-《从小兵到帝王》
第(2/3)页
当然,盟军矿石精炼厂也是前缀建筑,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出现其他盟军建筑,这个前缀建筑暂时无需建造。
“源力还是太少了啊。”
李察扫了眼更新后的个人面板,不由自主的感叹道。
由于印度南部据点没有发生战斗就被接收,所以各项设施和商会得以保留,对比已经被打成一片烂地,各地小股农民暴动屡禁不止的印度次大陆其他地域,立马成为了明国在印度次大陆的财富高收入地区。
于是,李察在欧洲殖民者退出的据点首次派遣大量的汉人官僚用于管理(主要是收税)。
这些据点人口不足,而且商贸繁荣,总算是贴补了一些占领印度次大陆的花销。
当然,印度次大陆的混乱一大半原因都是李察造成的,他在印度次大陆采取了粗放式的包税制度,放权给那些跪舔自己的印度本土势力,同时有定下了高标准的税赋抽成。
结果导致那些本土地方势力不得不狠命搜刮民脂民膏,在中饱私囊的同时还能交得起‘贡赋’。
不错,贡赋制度就是明国的税收称呼,因为李察的彻底放权,没有派流官也没有派驻军,地方投降的本土势力基本上自成一国,跟藩镇区别不大。
有自己的官僚有自己的军队也有自己的财政体系!
李察相当于重现了当初印度土邦王公林立的局面!
不过在名义上,这些地方自治政权都是隶属于明国的附庸,不光要承受李察制定的沉重抽税分成,还要在李察需要的时候提供足够的炮灰!
只要这些地方自治政权稍有违抗,就会遭到李察大兵清剿!
如今李察的军队全部由动员兵组成,那些还停留在大刀长矛和少量火绳枪时代的地方自治政府对抗约等于找死,自然不敢违背李察的命令。
因此,明国虽然没有在印度次大陆建立实质性统治,但李察的命令在这些地方却非常好使。
至少,在李察的系统动员兵军队覆灭前,无人敢反抗李察!
明国在印度次大陆真正的直属地只有印度南部沿海,欧洲殖民者遗留下来的贸易据点。
第(2/3)页